原標題:海口實施“生態保護+產業扶貧開發”模式
打好生態組合拳 踏上綠色致富路
遊客參觀施茶村石斛園,瞭解石斛產業發展。記者 王程龍 攝
10月17日一早,在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委會美社村,遊客王雯雯和家人行走在乾淨整潔的巷道上,呼吸着新鮮空氣,不禁感慨:“我們太喜歡施茶村了,每個自然村都很美,真是不虛此行。”如今,一個個散佈在綠水青山間的美麗鄉村,正變成百姓宜居、宜遊、宜業的美好新家園。
施茶村是我市抓實生態產業扶貧的一個生動寫照。在發展扶貧產業過程中,海口注重生態保護,貫徹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探索出“生態保護+產業扶貧開發”模式,助力羣眾脱貧致富,築牢綠色致富根基。
“生態+鄉村旅遊”
讓農户在旅遊業中就業脱貧
“這是來之不易的榮譽,感謝大家對我們村的支持。”10月20日,施茶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洪義乾在朋友圈曬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的獎牌。9月9日,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佈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,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榜上有名。在這榮譽的背後,是施茶村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,將生態環保理念滲透到美麗鄉村建設的紮實作為。
面對該村缺水、缺地的困境,2015年起,洪義乾和村幹部帶領村民,通過引進石斛產業,因地制宜探索出“企業+合作社+農户”的致富路,大力發展石斛種植、民宿、家風家訓館、紅色文化、施茶文化等特色產業。如今,靠發展特色產業,施茶村的人均年收入已達到2萬多元,石頭村也變成了富裕村。
美麗鄉村美在好生態,也美在業強民富的好光景。龍華區新坡鎮卜茂村潭豐洋濕地具有獨特的火山熔岩濕地生態系統,豐富的濕地生物呈多樣化。近年來,龍華區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,全面打造集生態、科普、研學三位一體的潭豐洋濕地產業園,帶動村民脱貧致富。
·凡註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